2025年5月的新能源轻卡榜单上,前三甲分别是远程商用车、福田汽车和江淮。一方面,传统轻卡巨头正在新能源赛道上狂奔,想要夺回其在轻卡市场的地位;另一方面,新势力远程的老大地位不可撼动,潍柴新能源和徐工轻卡也依然榜上有名。
未来,新能源轻卡格局究竟是新势力压倒传统车企,还是传统车企压倒新势力呢?
请看方得网的分析。
5月,福田新能源轻卡销量暴涨329%,江淮新能源轻卡的涨幅也高达173%,这两个轻卡行业的冠亚军,携手登上新能源轻卡销量榜前三。

这两个轻卡行业的翘楚,今年在新能源赛道狂飙,既可以说是厚积薄发的结果,也可以说是难掉头的大船已经成功掉了头。
福田和江淮等传统轻卡企业,都有着强大的研发实力、制造能力和经销商渠道。这些企业在新能源的布局上动手也很早,并且从整车到三电等核心零部件都有布局。不过,此前轻卡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速度并不快。从2024年起,伴随着轻卡的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,传统轻卡企业加速把资源向新能源倾斜,给新能源上了“强度”。
比如,2024年6月,福田汽车公司通过密集的实地调研和“黄埔夜会”,彻底统一了各业务单元一把手的认识,新能源开启“狂飙”模式。
传统轻卡企业做新能源起步早,但是一开始的销量并不高,这就像盖高楼,开始都在打地基,因此最初的市场地位并不显现。但一旦地基打好了,开始盖楼,速度就会很快,并且楼还能盖的很高。
不但福田、江淮如此,其他传统轻卡强手,东风、江铃、庆铃等近些年也都在深耕新能源赛道,未来的业绩也将会持续提升。
虽然传统轻卡企业强势崛起,但新能源轻卡的榜首依然被远程牢牢占据。作为2016年就布局新能源的远程商用车,近10年来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。远程新能源轻卡2025年1-5月销量达到12279辆,是新能源轻卡市场上唯一一个销量过万的品牌,市占率22%,可谓遥遥领先。

2016年成立的远程,是中国首家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集团。10年来,远程围绕电动、醇氢两大核心技术路线布局绿色智能新一代商用车,实现了从末端物流到干线物流的全场景覆盖,成为国内首个完成多能源布局、全系产品新能源化的商用车品牌。

远程凭借母公司吉利在乘用车领域成熟的电气化、智能化技术基础和强大的供应链成本优势,迅速成为新能源商用车赛道的新势力领军者,并一直保持至今。虽然传统轻卡车企快速追赶,但远程仍然一骑绝尘。
除了远程,比亚迪和潍柴新能源也都依旧在榜单上,徐工汽车也凭借全新汉界轻卡,抗衡传统轻卡企业。
|